泥鳅怎么繁殖
1、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。在自然条件下,4月上旬开始繁殖,5一6 月是产卵盛期,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。繁殖的水温为18一30 ℃ ,最适水温为22一28 ℃。
2、自然产卵繁殖。在产卵池里放入亲鳅,当水温上升到18℃以上时,在池内放置已消毒的棕片、杨柳树根、水草等作为鱼巢。发现泥鳅产卵后,将已附卵的鱼巢转入孵化池,同时再放入新的鱼巢,待其再产卵。
3、当水温升至18℃,个别泥鳅有追逐现象时,放入鱼巢,并使池中保持微流水,一则改善水质,二则刺激亲鳅繁殖。泥鳅的孵化技术 苗池整理 泥鳅受精卵常在育苗池内孵化。在鱼巢放入前10~15天,对育苗池进行清整。
4、泥鳅繁殖和孵化技术 选择亲鳅 要求亲鳅体质健壮、无病无伤且年龄为2-3龄,雌性泥鳅的体重为15-25g,而雄性泥鳅的体重在12g以上。注意:可从泥鳅原种场或从天然水域捕捞中捕捞亲鳅。
5、人工繁殖用的亲鳅一般不易长期蓄养。最好是采集临近产卵期的天然泥鳅经强化培育后进行人工繁殖。采集时亲鳅必须选择2龄以上,体型端正、体质健壮、粘液较多、健康无伤的成熟泥鳅。
泥鳅养殖繁殖
泥鳅以野生繁殖为主,网箱养殖,无法自然繁殖成功。泥鳅,至少需2冬龄才能发育成熟,每年4月开始繁殖(水温18℃),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,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。
泥鳅养殖场场址的选择应尽可能达到:水源要充足可靠;水质清新无污染;给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;土质应选择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;阳光充足;交通便利;电力有保障之地。
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~8月份,5月下旬到6月下旬,水温25℃左右时,是产卵盛期。泥鳅分批产卵。用做繁殖的亲鱼,要选择体色正常、体质健壮、无病无伤的,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、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的个体,雄鳅可以略小。
坑塘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是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型肥水坑塘养鳅。坑塘面积可大可小。十几平方米到四五十平方米均可。一般常规鱼类在这种坑塘中会因有机质过多、溶氧不足而导致缺氧死亡。泥鳅因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而在这种坑塘中生长良好。
泥鳅养殖技术问答
防逃设施 养殖泥鳅的稻田,田埂应高出田面60厘米左右,捶紧夯实,可用农膜插入泥中10厘米围护田埂,以防漏洞、裂缝、漏水、塌陷而使泥鳅逃走,同时进、出水口处要安装塑料网栏 。
③泥鳅养殖中的水质管理:养殖池水质的好坏,对泥鳅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,池水以黄绿色为好,透明度以20至25厘米为宜。
为了提高泥鳅卵子的受精率,亦可采用人工催产繁殖。催产时间在4-5月份,要求天气晴朗,水温在22-28℃。
冬季要增加池水深度,并可在池角施入牛粪、猪粪等厩肥,以提高水温,确保泥鳅安全越冬。凡泥质、弱碱性和无冷浸水上冒的稻田都可养殖泥鳅。选作养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,一般以1000m2左右。
泥鳅的生长周欺是多长?
1、一年。泥鳅要养一年才能长大,泥鳅的生长周期是5-10个月,特点是繁殖能力强,生长速度快、适应性强等特点,刚孵化出来的幼苗,体长0.3厘米,一个月长到3厘米,6个月长到10厘米。
2、根据我们的养殖实践,泥鳅从孵化出来开始,一般大鳞副泥鳅,投喂90天可达条重15克左右,180天可以达条重25克左右;青鳅的生长速度慢一些,一般90天可达条重7-10克左右,180天可以达条重15克左右。
3、需要注意的是,泥鳅生长速度较慢,10至20厘米的泥鳅可能需要养殖5至10个月。此外,不同的生长环境、个体差异等条件也会影响泥鳅的生长速度和大小。
4、泥鳅的养殖周期为1 年。第二年的生长速度较第一年的慢得多,体长可长到13 厘米以上,体重50 克左右。人工饲养泥鳅条件下,养殖周期一般为3-4月就可以上市了,泥鳅的生长季节约在5-10月。
5、泥鳅苗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长大。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。在自然条件下,4月上旬开始繁殖,5~6 月是产卵盛期,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。繁殖的水温为18~30 ℃ ,最适水温为22~28 ℃。
6、泥鳅的养殖周期为1 年。第二年的生长速度较第一年的慢得多,体长可长到13 厘米以上,体重 50 克左右。泥鳅的摄食量一般都比较大,随着个体的增大,一次饱食量占体重的百分比逐渐降低,一次饱食时间逐渐延长。
泥鳅喂养多少时间才产卵,能产多少呢?
1、人工饲养泥鳅条件下,养殖周期一般为3-4月就可以上市了,泥鳅的生长季节约在5-10月。泥鳅具有食性杂、生长较快、繁殖力强、适应性特强的特点,泥鳅的生长速度,取决于饲料的质量和数量。
2、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。在自然条件下,4月上旬开始繁殖,5~6 月是产卵盛期,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。繁殖的水温为18~30 ℃ ,最适水温为22~28 ℃。
3、一亩地能养殖5~5万株泥鳅。一亩地投放500公斤5~8厘米大小的泥鳅苗,每公斤约150株,每亩投放苗数为5~5万株。水泥池单次养殖放养量相对较大,每亩5cm~8cm左右的苗木3万株左右比较适中。
泥鳅的生长周欺是多长
一年。泥鳅要养一年才能长大,泥鳅的生长周期是5-10个月,特点是繁殖能力强,生长速度快、适应性强等特点,刚孵化出来的幼苗,体长0.3厘米,一个月长到3厘米,6个月长到10厘米。
根据我们的养殖实践,泥鳅从孵化出来开始,一般大鳞副泥鳅,投喂90天可达条重15克左右,180天可以达条重25克左右;青鳅的生长速度慢一些,一般90天可达条重7-10克左右,180天可以达条重15克左右。
需要注意的是,泥鳅生长速度较慢,10至20厘米的泥鳅可能需要养殖5至10个月。此外,不同的生长环境、个体差异等条件也会影响泥鳅的生长速度和大小。
泥鳅的养殖周期为1 年。第二年的生长速度较第一年的慢得多,体长可长到13 厘米以上,体重50 克左右。人工饲养泥鳅条件下,养殖周期一般为3-4月就可以上市了,泥鳅的生长季节约在5-10月。
泥鳅苗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长大。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。在自然条件下,4月上旬开始繁殖,5~6 月是产卵盛期,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。繁殖的水温为18~30 ℃ ,最适水温为22~28 ℃。